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467章美梦总是易破碎  (第1/2页)
    第467章 美梦总是易破碎    ps:看见长靥悠悠妹子投的更新票了,9000字的更新票,貌似伸手就能够到,可惜,还是心有余力不足,我觉得自己还是稳定着每天两更6、7千字吧,这样可以细水长流。工作忙,大周末的连着两天都没法休息,还得在办公室里干活,真是心累啊。书友大大们给个订阅给张推荐和月票吧,拜谢了啊。    周超刚走到教学楼前,就见郑星宇跟几个学生正在那里站着说话。    郑星宇他们很显然看到了周超,但是,几个人只是瞟了周超一眼,压根就没打招呼的意思,任在那自顾说着话。    看到此情此景,一股怒气自周超心里升起。    自从那晚郑星宇自酒店包间拂袖而去,就再没跟自己说过一句话,两人之间关系形同陌路。    “真是一条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狗!”    周超恶狠狠地在心里说。    他很好奇,这几人在说些什么,于是,就站在一旁听他们说话。    “看今天的华夏青年报了吧?”郑星宇笑着说。    “青年报上有什么新闻啊?”一学生问。    “《明朝那些事儿》初步预订结果出来了,你知道这书的预定量是多少册吗?”郑星宇卖了个关子。    “多少册啊?”    郑星宇斜了周超一眼,这一眼充满了轻蔑。    “这书的初步预订已经达到了260多万册了,这个预定量是前所有有的高,比前段时间那什么梦笔斋主人的畅销小说《盗墓笔记》第一册的预订量都多一百一十多万册呢!谁说咱们历史没前途没出路呢?要是咱们也能像肖飞那样。写一本书卖出个两三百万册的,就能赚好几百万元钱。成了名也发了财,多好啊!”郑星宇大声地说着。    他一边说。一边将手里的一份《华夏青年报》晃得哗哗响。    “我的天!真有那么多?二百多万册,还只是初步预订,这是要逆天啊!”“真没想到,写历史科普也能火。”    “那岂不是说,咱们也真的可以尝试一下了?”    “我看可以试着写写的,肖飞的笔力我们肯定达不到的,但也可以高仿一下,写写其他朝代的历史啊。”    “你别说,这还真是一条出路。”    “我看看。报纸上是怎么写的,华夏青年报总不至于说谎的,这报纸值得我们信赖。”    一帮学生在那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,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般地亢奋。    历史系的学生,其出路真的不怎么宽广,寥寥的几个可能会献身历史研究,成长为某个方面的史学专家,但大多数都是要么去学校教书,要么就是转行。毕业之后干的反不是历史这专业的活儿。    但现在呢,肖飞的这本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的大火为这些学生打开了另一扇崭新的门:当个历史科普作家!    这就是为何,这些学生如此兴奋的主要原因。    一旁的周超听见《明朝那些事儿》预订超260万册这个数字的时候,脑子“轰”然一片空白。    这个数字真的是太惊人了。    周超不想去相信。但是,假如这个新闻是登在《华夏青年报》上的话,那就由不得周超不信了。    《华夏青年报》是国家级大报。是很严肃的一份报纸,素来是没有八卦潜质的。这份报上的每个消息都是认真验证过的。    怎么可以预订出那么多的?    这个数字一出来,就更加证明了《明朝那些事儿》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事实啊!自己死咬着这书和肖飞不放。的确是可以捎带着出点名的。    但,周超知道,自己若是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的对立面,去大肆批判这本书,估计着,即使出名,出的也是臭名吧?    声名狼藉式的出名,对他又有什么用?    而周超也有自知之明,他知道,自己接受京华新报第二次专访发表的那些言论,都不过是一种诡辩!    看似正义凛然,实则根本不值一驳!    明眼人一看就知,他这是在转移话题在强词夺理,在伪装成历史卫道者偸施冷箭呢!一句话形容之,那就是:小人行为!    人肖飞,还有自己的导师吕泽林没准都不会回应自己的吧?    自己纵使说得再热闹,又有什么用?    自己千辛万苦炒作起来的新闻,最多也就是冒个泡,然后就被人们给忘记了吧?    周超可是很清楚,哪怕最火热的新闻,若是没有更火爆的内容延续,其受人关注的期限最多也不过一星期罢了。    为着这么短暂的闪亮,自己竟然丢掉了保持多年的文人风骨,跟自己的恩师彻底恩断义绝。    这真的值得吗?    自己此前还是太冲动了啊。    是嫉恨冲昏了自己的头脑,自己压根就没想太多,脑子一热,再被京华新报那记者一蛊惑,就给人挡枪使了。    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