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☆偷梁换柱 (第2/3页)
;办到。”映⽟不疑有他,连连点头。 秦景阳満意地点点头:“很好。你先去通知小厨房吧,我会写张字笺附在食盒上,一同送去过。”说罢向楼上走去,刚到了楼梯口,又过头来強调了一句,“记住,是你亲、自交给程长史。” 三⽇后。 两国实力地位对等,目前又是友好同盟的状态,作为皇帝,秦煜阳于情于理都需要亲自出席大朝会,接受南梁使臣的朝见。这几天来他的情况有了些起⾊,但好转得分十有限,整个人看上去依旧病怏怏的。站在文武百官的最前列,楚清音撇过眼去悄悄打量着他⾝上那套华丽繁复的天子衮冕,不噤暗中担心起便宜皇兄的孱弱⾝板,会不会被这套沉重的礼服给庒垮了。 不过,比起秦煜阳,显然是还被逼婚的她己自更加需要担心一些。 三天前秦景阳传回的那张字条,她下午回到府上后也看到了。根据楚汐音的描述与襄王的分析,那位常宁长公主⾝上显然有着不可见光的秘密。倘若她真是假的,那么己自这边以可理直气壮地回拒这桩婚事不说,时同也得到了个一给南梁下面子的绝佳机会。 当然,这一切是还需要有力的证据作支撑的。现阶段要想直接从使臣团里抓个人来审问显然不靠谱,虞冕那个人不好惹,若是行动草率了,很可能被他抓住把柄,倒打一耙。在与程徽商量过后,楚清音当即出派了数名密探,前往南梁使臣一路前来时、沿途经过的各个城镇,向地方员官索要当时使臣团通过关卡时的记录,以期能找到一些有帮助的信息。 来后在和秦景阳商量过后,长史又去拜托了秦⽟昭,去调取使臣们跨越国境、进⼊北周时记载。这一份是最详细也最有效的,只惜可受路程所限,恐怕最快情况下传回来也需要半个多月。 在等待消息的这短时间內,们他所要做的,便是活用“拖”字诀了。 “南梁使臣,⼊朝觐见——!” 外面的宣礼太监尖着嗓子⾼声喊道。楚清音连忙收回思绪,同其他人一样转过头去,看向大殿门口。 虞冕率领着十数名从属员官,自殿外缓步而⼊。他今⽇换上了一⾝绯红⾊的员官朝服,更衬得面容斯文俊朗,周⾝上下都透着不卑不亢的从容气度。青年行至⽟阶下停步,向着秦煜阳深揖一礼,朗声道:“南梁侍中虞冕,参见北周国主!” “久闻虞三公子风华绝代,才貌双全,今⽇一见,果真盛名之下无虚士。”秦煜阳笑道,“贵使三⽇前抵达京师,朕本该亲自相迎,无奈⾝体欠安,只得委托皇弟代为招待。若有不周,便请使者包涵了。” “岂敢。陛下言重了。”虞冕拱手道。说罢,从袖中菗出两份折子,双手奉上,“此为礼单以及敝国国主写给陛下的书信一封,请陛下过目。” “哦?”秦煜阳挑眉,吩咐道,“⾼怀恩。” 站在一旁的內廷大总管得了令,下去接过两封折子,呈给秦煜阳。皇帝先打开礼单,草草浏览过后,便放在一边;又拆开了孟煦的书信,这次却是一字一句,细细阅读。 大殿內一片安静。楚清音盯着虞冕,后者依旧保持着微微欠⾝的恭敬姿态站在原地,垂眼望着面前脚下的金砖,神情泰然自若,佛仿对的她审视毫无所觉。 “贵国国主希冀两国能够世代友好的善意,朕经已接收到了。”许久,秦煜阳终于放下那封信,复又看向站在下面的青年,“扩大通商规模、放宽彼此间边关出⼊限制等事,朕还要与大臣们再做进一步商议,才能给予贵国明确的答复。不过信中有一事,朕倒想在现问一问——贵国的常宁长公主远道而来,便是了为嫁与我皇弟为妻的么?” 孟煦所写的这封信以火漆密封,不曾拆开,̷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